VOL.01 光谱的两端:为什么应该对抗物化?

朴素认知闲聊,旨在记录和朋友聊天中产生的朴素想法和有限浪漫

这是和朋友聊天时偶然产生的想法,对于那些可能没那么系统,但是充满了对话间灵光一现的感觉的文字,我会将他们整理记录在这里。闻道有先后,这里的文字也许没有那么深度或有趣,但确实是我彼时彼刻想法的真实表达。


和朋友聊到游戏,她说她很反感那种一级一级升级,就是把所有的一切都简化成数值,通过数值提升来刺激玩家的游戏。同时,她又一定程度上觉得高定价氪金也是有必要的,因为我们必须要通过高定价来表达珍稀或者价值,如果一个所谓很稀有的东西氪两块钱就送,那谁也不会觉得稀有,所以一单两单抽一个角色是合理的。

我问她,我说你前面痛恨数值化是在拒绝物化,但后面又认可用货币来反应珍稀程度,这难道不是在主动拥抱物化吗?这两者难道不是矛盾的吗?

她说这也有道理,但她认为这就是现实的逻辑,人必须得寻找一种权力体系去做价值排序,否则就会陷入一种虚无中。物化就是现实的运行逻辑,虽然她认为人应该抗拒物化,但是人确实又总是处于物化的现实世界之中,所以不得不使用这样的逻辑。

由此来展开讨论:

什么叫物化?物化就是某种价值充当了标尺和一般等价物,然后在这把标尺之下万物都可以被衡量,被计算。而当一件事物被物化成了一定数量的某单位价值之后,他的独特性就丧失了。比如说,我们现在有71颗珠子,69+2=71,那么这两颗珠子,是第70颗和第71颗,还是第1颗和第2颗,是没有区别的,因为他们都是可以被替换的,他们在这里只是两个单位的某种价值而已。但,我们用来比较的东西,真的是完全相同可以任意放置的两颗珠子吗?

拿手游的例子来说,比如这里有很多角色,我用我个人的喜好来衡量她们的价值,A和B有黑丝加分,B和C是傲娇加分,D和E没有胸扣分,最后虽然每个角色的分数也是数值,比如A是5分,但是这个5分对我来说并不是可以任意替换的5分,而是黑丝+双马尾+傲娇+某CV+露肚脐,这5分就是不可替代的。A有5分,B有2分,C有3分,并不意味着A=B+C,此时没有标尺。反之,当我们直接用货币来衡量珍稀程度,那这个东西值600,那个东西值20,那我一个这个就是能顶三十个那个,这就是标尺,也就是独特性的消亡。

当然前面贴标签的方法也不是完全不损失独特性。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完整保存不损失任何独特性:维持原状,一旦我们开始用任何一种方法去拆解他去分析他,那一定会损失他的独特性。就像老话说诗是翻译之后损失掉的部分,我们也可以说,独特性是被拆解之后损失掉的部分。一种存在独特性最核心的最不可言说的东西一定是这个存在它本身。甚至当我们用语言开始表达他时,他的这种独特性就开始损耗了。所以很多艺术作品,作者不写简介和标题,也是因为他们不希望用语言去框定观众的想象,而希望直接让观众体验情感冲击。

这样以后,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光谱,这个光谱的左端,万事皆独特,万物皆不可比较,这件事情是没法做到的,因为人的脑容量是有极限,人类是有极限的,对吧?光谱的右端,则是只用一个尺度来衡量万物,那万物都没有独特性,因为都是随时可以被替换被计算的某种价值的数量而已。

人始终在左右两边摇摆,而左右两端都不可被触碰,但是不一样之处在于:左边不可触碰是因为人力有穷,而右边不可触碰,是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糟糕。当然,越靠右效率越高,比如刻板印象就是经典的向右的一种思路。

有的时候,我们会用「物化」这个词,也会用「异化」这个词,人变成非人的东西,就是人变成了物,变成了数字。所以还是那句话,当你不可避免地向右倾斜的时候,记得这不是应该做的事情。哪怕实然上不得不向右倾斜,应然上也要知道这种倾向是不对的。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