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夜晚的潜水艇》:19岁的梦以及永恒的相信

这篇读后感很难写,且注定词不达意,所以随心而写吧。

整本《夜晚的潜水艇》最大的特色,是想象和语言,我们倒过来说。陈春成的文字,在我读来,单句很短,大量排比,甚至偶有押韵,这种行文很不小说(故事)。读来我既觉富有节奏,又觉随着一条线索绵延,其文字所编织的,并不是一个世界,角色在其间自由发展,而是一条流线的梦,读者随着这条流线,游走徜徉。本质上仍属华丽词藻,但有意规避了一些艳丽卖弄的词汇,同时兼以断句,营造出了一种诚恳,文字上的诚恳。虽无千古名句,令读者拍案叫绝,但每句话却又属佳句,让读者泡在其间。这样整体水准很高的文字,符合腰封上言,汉语的风度与可能性,却也会令部分读者不适,骂两句新概念罢了。

至于想象,坦白讲并不是什么科幻大师般旷古烁今的卓绝想象,更像是每个普通人一年都可以讲五分钟好段子的的那种想象,这极富生活感,很可能童年你我都如此想象过提问过。因此我更看重的是九篇短篇各自的想象背后那共同的东西。豆瓣上有人将其表述为“没有影子的影子和没有痕迹的痕迹”,就我的经验来看,可勉强用“永恒”称之,这是一种不以他物为尺度,而以其自身为永恒的永恒。人们总是试图用一个剖面去描述它,并且在明知这样会掺入杂质的情况下依旧如西西弗斯般永不停歇,就像《月亮与六便士》里没人见过的那岛屋的画,也像诗歌因翻译而丧失的诗意,这些都是“她”的某个投影。因为一旦有载体或语言介入,“永恒”便会失去她的自我完备性从而不再永恒。尽管我们永远无法真正领悟或者抵达“永恒”,但我相信她是存在的。这种相信让我觉得读《夜晚的潜水艇》,就是在读另一个自己给我讲他19岁时的思考和相信。李好帅说《竹峰寺》单篇和整本的内核都在一个“藏”字,我不完全认同,藏或不藏,红楼梦就在那里,op.116就在那里,彩笔写下的永恒就在那里,不来不去,所以这并不是藏,而是向永恒的靠近,这种靠近假借以“藏”为名的手段。

就像所有导演一生都在导同一部电影,九篇短篇小说自然也可以写同一篇小说,我认为这搜潜水艇值得反复描摹,但也理解不相信他的人会觉得结构上过度雷同,就连对本书推崇之至的李好帅也说“总不能一辈子都藏着吧”。再加上上文说的语言问题,和书商的神坛式营销,更不难理解为什么豆瓣上很多人给出了不留情面且刺耳的差评。总而言之,这本小说集于我而言更像是多年老友,我很难把她放上神坛顶礼膜拜,但是会常拿出来唠唠嗑。非常期待陈春成的第二部作品,无论是新剑还是老酒,就像新海诚下一部无论拍《你的名字》还是《天气之子》一样,我都接受且非常期待。最后让我们进入裁云官的世界做结尾,会发现:原来所有的洞穴都通向同一个地方,而那里有一艘夜晚的潜水艇。

个人评分:9.5 极力推荐
(+) 游荡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
(+) 汉语的一种风度与可能性
(+) 19岁时思考的梦与永恒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